在大流行期間和之後,支持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的復原力和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什麼是「復原力」(resilience)?

在 COVID-19 等全球性疾病大流行期間,擔任「第一線」醫療或社會照護的專業人員可能會面對許多壓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壓力造成的負面影響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焦慮,甚至會影響工作、家庭和其他社會關係。「復原力」(resilience) 為面對壓力的負面影響時的適應能力,從而防止心理健康問題及其他更廣泛的影響。

在醫療保健提供者可以使用各種策略 (介入措施) 來支持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的復原力和心理健康。這些措施可能包含以工作為基礎介入,如改變常規、改進設備或心理支持介入,例如諮詢。

我們想知道什麼?

首先 (目的1),我們想知道任何介入措施是如何成功地提高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的復原力或心理健康。

其次 (目的2),我們想知道什麼事情可讓這些介入措施實施上變得更容易 (促進者) 或更難 (障礙)。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在醫學資料庫中搜尋了任何類型的研究,它們旨在調查疫情爆發期間,支持醫療專業人員在第一線工作的復原力和心理健康的介入措施。疾病爆發必須由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來定義為流行病 (epidemics) 或大流行 (pandemics),此為 2002 年以後開始 (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爆發的前一年)。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搜尋到 16 篇相關研究。這些研究來自不同疾病的爆發:2篇來自 SARS、9篇來自伊波拉 (Ebola)、1篇來自中東呼吸症候群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 及4篇來自 COVID-19。這些研究主要著重於工作場所的介入,包括心理支持 (例如,諮商或看心理師) 或以工作為基礎的介入 (例如,提供培訓或改變常規)。

目的 1:一項研究調查有關介入措施是如何執行這項研究是在伊波拉 (Ebola) 疫情爆發後立即開始的,調查培訓人員向其他人 (如病人及其家屬) 進行「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 時是否能減少「心力交瘁」(burnt out)。我們對這篇研究的報告結果及部分方法有些疑慮。這意味著我們對證據的確定性為非常低,我們無法確定介入措施是否有幫助。

目的 2:所有16篇研究都提出關於實施介入措施所面臨的障礙和促進的部分證據。我們在這些研究發現17個主要結果。我們對所有結果都沒有很高的信心,其中6篇為中等信心,11篇為非常低的信心。

我們對於以下2個因素為介入措施的障礙有中度的信心:第一線員工或他們工作的組織,沒有無意識到他們需要用什麼來支持他們的心理健康;以及缺乏介入員工所需的設備、時間或技能。

我們對於以下3個因素為介入措施的促進因子有中度的信心:無論在公司內部正式或非正式場合及社交網絡上,適當地介入及有效地溝通,能為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提供正向、安全和支持性的學習環境。

我們對以下有中度的信心:第一線醫療專業人員對介入措施的知識和信念會對後續介入的實施造成幫助或阻礙。

關鍵訊息

我們沒有發現任何證據告訴我們不同策略對於支持第一線員工的復原力和身心健康的成效。我們發現一些可能有助於成功實施介入的有限證據。需要更多合適的研究計畫,以找出支持醫療和社會照護工作者復原力和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

本篇文獻回顧的更新日期為何?

本篇系統性文獻回顧納入截至2020年5月28日以前所發表的研究。

翻譯紀錄: 

翻譯者:官喬琪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