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訊息
- 血栓溶解(使用溶解血栓的藥物)可能會改善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一種腦出血)的一些後果。例如,它可能降低功能不良結果(嚴重殘疾)的風險、可能降低腦動脈血管痙攣(腦動脈收縮的一種情況,通常透過減少血流量而導致腦損傷)的風險,並且可能降低延遲性腦缺血(由於腦動脈血管痙攣導致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血液的臨床情況)的風險。血栓溶解似乎不會增加出血併發症(例如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風險。然而,血栓溶解可能不會降低死亡或腦積水(腦內積液可能透過增加壓力而導致腦損傷)的風險,並且對腦梗塞(因血流減少而導致的中風)的風險可能影響不大。
- 總體而言,目前關於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血栓溶解證據仍不確定。
- 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資訊來了解血栓溶解對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結果的影響。
什麼是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因腦動脈瘤(腦動脈的膨脹部分,變得脆弱且容易出血)破裂而引起的腦出血疾病。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具有潛在致命性,並可導致嚴重殘疾。此外,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導致腦動脈血管痙攣:這是一種危險的併發症,導致一條或多條腦血管收縮,進而減少血流量。此病症的嚴重程度可以透過 Fisher 量表來衡量,其中 3 級或 4 級被認為是 “高級別”,並且具有特別高的血管痙攣風險。
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如何治療?
動脈瘤破裂後,需要緊急治療,阻止其繼續出血,並防止再次出血。這可以透過微創手術(血管內栓塞,即透過血管引入導線並盤繞在動脈瘤內)或開放性手術(手術夾閉,即在動脈瘤頸部放置金屬夾)來完成。
蜘蛛網膜下腔溶栓術是在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後注射血栓溶解藥物來清除血液。這可能會改善結果,因為蜘蛛網膜下腔的血液與腦動脈血管痙攣有關。
透過此研究我們想瞭解什麼?
我們想知道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後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是否比未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有更好的預後。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對醫學資料庫進行了系統搜索,找到了評估血栓溶解療法作為改善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治療方法的研究。我們尋找一種可靠的研究類型,稱為「隨機對照試驗」。我們結合搜尋到的研究結果來評估溶栓的效果。
研究結果
我們確定了來自六個不同國家的八項符合納入標準的研究,共有 410 名患有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其中 205 人接受了溶栓治療。幾乎所有納入的參與者都患有高等級蜘蛛膜下腔出血。研究採用了多種不同的溶栓方法,包括不同的劑量和給藥途徑(例如透過外部引流或在開放性手術期間)。
主要結果
高級別動脈瘤性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後接受血栓溶解治療的個體與未接受血栓溶解治療的個體相比,嚴重殘疾、腦動脈血管痙攣或延遲性腦缺血的可能性較小。然而,他們死亡或出現出血併發症的可能性與未接受溶栓治療的個體相比並無增加或減少。他們患有中風或腦積液的可能性也不會增加或減少。
研究證據有哪些限制?
我們對發現的證據具有低到中等的確定性。證據的主要限制是研究參與者數量少,和每個結果的實例數量也少。此外,本分析納入的研究採用了各種不同的溶栓方法;由於研究數量較少,我們無法研究這些不同方法對結果的影響。目前還不清楚血栓溶解術對較不嚴重的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例有何影響。
此證據目前的更新情況如何?
本證據目前更新到 2023 年 3 月 9 日。
翻譯者:郭映彤(Kuo94026@gmail.com)【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