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兒童肘關節骨折的不同治療方法有哪些好處和風險?

關鍵資訊

- 當兒童發生肘關節髁上骨折(即肘關節上方約 5 公分處骨折),相較於只用一支骨釘從肘關節內側穿入和一支骨釘由肘關節外側穿入(交叉骨釘),如果使用 2 支或更多骨釘從肘關節外側穿入,可能會有較低風險的神經傷害。醫生徒手將骨頭復位的方法可能不會增加或降低神經傷害的風險,但使用封閉式方法可能會降低感染的風險。

- 因為我們沒有找到足夠有關這些肘關節骨折其他治療方法的研究,所以他們的好處和風險尚不清楚。

- 還需要更多設計良好的研究來更好地估計其他治療的好處和危害。這些研究應著重於與肘關節運動相關的結果,以及生活品質和兒童的不適程度。

什麼是肘關節髁上骨折?

這種類型的骨折發生於上臂骨頭,肘關節上方約 5 公分處。這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肘關節骨折,會影響兒童的日常功能以及玩耍和運動的能力。

這些骨折的骨頭如何治療?

治療根據骨頭是否移位而有所不同。如果骨頭已移動,醫生可能會徒手將其移回正常位置。醫生使用 “封閉式復位”(不打開皮膚)或 “開放性復位”(打開皮膚後)進行此操作。

在手術過程中,金屬骨釘用於在骨頭癒合時將骨頭固定到位。醫生可能會使用不同類型和數量的骨釘,這些骨釘從不同的角度插入。

如果骨頭沒有移位,則可能不需要手術。在這種情況下,在骨頭癒合時將骨頭固定在適當位置的治療方法包括使用石膏、吊帶或使用牽引(使用重物、繩索和滑輪)。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希望能知道:

- 哪種類型的治療能最有效地治癒骨頭

- 這些治療是否與任何不良影響有關

我們做了什麼?

我们搜尋了比較這些範圍內治療方法的研究。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

- 將骨頭復位後,使用不同類型的金屬骨釘進行手術治療

- 開放性復位或封閉式復位

- 手術或非手術治療

- 不同的非手術治療方式

我們比較和總結這些研究結果後,也依據研究方法和規模等因素進行證據可信度評估。

我們發現什麼?

我們找到了 52 項研究,包含 3,594 位兒童。大多數兒童年齡約在 5 到 8 歲,而且大多數是男孩。這些研究是在世界各國進行的,而在東南亞國家進行了 33 項研究。很少有研究報告他們是如何獲得資助的。

主要結果

- 與使用交叉骨釘(從肘關節外側和內側插入)相比,僅從肘關節外側插入骨釘可能會降低神經傷害的風險。然而,這些治療在金屬骨釘被插入處發生感染(扎針部位感染)的兒童數量幾乎沒有差異。我們不知道這些治療中的任何一種是否會影響肘關節功能、需要額外手術的風險或任何長期肘關節變形(肘關節不再是正常型態)。

- 最初用於將骨頭復位的方法可能對神經傷害的風險幾乎沒有影響。然而,當使用封閉式復位時,兒童可能有較少的扎針部位感染。

- 在需要額外手術、神經傷害、扎針部位感染或肘關節變形這些方面,使用金屬骨釘固定骨頭或使用石膏固定骨頭可能幾乎沒有差異。不過我們無法確定這些結果。

- 我們不知道石膏與吊帶相比是否對神經傷害或扎針部位感染的風險有任何影響。

這些證據受到哪些侷限?

大多數研究不是沒有良好設計,就是沒有清楚地報告他們如何進行。這表示我們對他們的發現只有少許信心,或沒有信心。因為研究中沒有足夠多的兒童來確定他們的發現,我們的信心也因此降低。我們發現的研究有可能誇大了研究結果,並且可能缺少一些具有替代結果的研究。

這些證據更新的情況如何?

本實證更新時效至 2021 年 3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王淑慧(審查員)【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Marson BA, Ikram A, Craxford S, Lewis SR, Price KR, Ollivere BJ. 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supracondylar elbow fractures in children.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2, Issue 6. Art. No.: CD013609. DOI: 10.1002/14651858.CD013609.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