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與鼻胃管或口胃管水分補充對細支氣管炎住院兒童的比較

文獻回顧問題

對細支氣管炎住院兒童經灌食管或經靜脈導管補充水分,何者較佳?

研究背景

細支氣管炎為兒童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容易導致病患呼吸費力與產生更多呼吸道黏液,進而增加餵食難度。若認為嬰兒經口餵食不保險時,可透過兩種方式給予水分:灌食管和/或靜脈導管。灌食管經由口或鼻置入至病童之胃部,可用來餵食牛奶或給予清液 (如電解水);靜脈導管則是置入於靜脈內,可直接給予藥物或補充水分至靜脈。因細支氣管炎而住院的病童,液體補充的做法存有滿大的差異,目前仍不清楚何種水分補充方式為較佳的做法。我們的文獻回顧採用標準 Cochrane 方法找出兒童接受管灌或靜脈導管輸液的隨機分配試驗,接著比較此兩種輸液治療方式對病童的影響。此篇回顧文獻之目的為比較其中一種方式是否優於另外一種。

文獻檢索日期

搜尋截止日為 2021 年 3月 8日

研究特點

我們僅找到兩項研究比較了對細支氣管炎的兒童使用灌食管和靜脈導管的差異。這些研究共包含 810 名小於 2 歲的兒童,且他們被隨機分配到灌食管或靜脈導管組別中。

研究經費來源

Oakley 試驗的作者指出,研究由 Australian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Samuel Nissen Charitable Foundation (Perpetual)、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 以及 Victorian Government 資助,但資助者並無干預或參與研究設計;而 Kugelman 試驗則沒有提及研究資助者相關資訊。

主要結果

此兩項研究發現,不論是「住院時間長短」或「恢復完全經口進食時間長短」,兩組別比較起來皆沒有差異。兩個組別的主要差異在於,相較於需要多次嘗試置入的靜脈導管,灌食管第一次就置入成功的機率更高。此外,接受靜脈輸液的兒童更傾向於改用腸道餵食,且在接受靜脈輸液期間出現更多副作用。其中一研究指出,家長對於兩種水分補給方式皆可接受。然而,因為只納入了兩篇研究,目前仍難以判定腸道餵食與靜脈輸液孰優孰劣。

結論

目前仍需對此議題做更進一步的研究,包括病童父母或照顧者的偏好,以及如何融入醫病共享決策,意指患者與醫師共同決定治療方向。

證據之確定性

在其中一項研究中,並未清楚說明將受試者隨機分配至對照組與實驗組的方法。目前不清楚此舉會如何造成研究的偏差。由於其中一篇研究有未知風險的偏差,因此我們將主要結果的整體證據確定性評為中等。 沒有作者於此發表有任何利益衝突。

翻譯紀錄: 

翻譯者:李國健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醫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