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移民與男性移民在獲得、了解、評判及應用健康資訊方面是否存在差異?

重要資訊

- 由於關於男性移民的研究非常少,所以無法全面探討女性移民與男性移民在獲得、了解、評判及應用健康資訊方面是否存在差異。

- 三項針對女性移民的研究顯示,在不同群體及文化中,特定的性別角色會影響獲得、了解及應用健康資訊的方式。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的主要目標是找出移民(即移居國外)女性與男性在獲得、了解、評判及應用健康資訊方面是否有差異。為了幫助了解證據,我們使用一種名為「最適框架」的方法及一種稱為「健康識能資訊處理」的模型。健康資訊處理的四個步驟–能夠獲得、了解、評判及應用健康資訊–就是我們對於一個人「健康識能」的定義。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對於質性研究(例如:透過訪談或團體訪談,讓人們針對某個健康議題分享自身意見和觀點的研究)很感興趣。與這項研究一起,我們同時進行了另一項回顧,旨在找出不同介入措施對於提升女性移民與男性移民健康識能的效果。接著我們整合了這兩項文獻的發現,來解釋性別和移民特定因素在健康識能介入措施的發展及實施上可能發揮的作用。

針對此項質性文獻,我們搜尋了在相關的有效性文獻中與介入措施直接相關的質性研究。我們對於與有效性研究同時執行的研究很感興趣。這些研究探討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針對某些健康議題的看法及意見,進而幫助發展介入措施,或者探討他們所參與介入措施之經驗。我們使用健康資訊處理模型的四個步驟(如上所述)來操作這些資料的統合。我們也根據充分性及相關性等因素,評估了研究品質及對證據的信心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納入了 27 項研究。11 項研究僅納入女性、1 項研究僅納入男性、15 項研究同時納入女性及男性。研究參與者的年齡介於 26 至 87 歲。大多數研究是在美國或加拿大進行的,主要納入了拉丁裔/西班牙裔人士(例如來自加勒比海、中美洲或南美洲)。第二大常見的人群來源為亞洲人(例如:中國人、韓國人、旁遮普人)。參與者在新的國家所居住的時間從一個月到 38 年不等。

3 項關於女性移民的研究提供與女性移民相關層面的證據,其中有些還指出了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差異。

關於獲得健康資訊,2 項研究中阿富汗及韓國背景的女性移民,因為個人因素,例如羞恥感或屈辱感,或是因為文化規範,而傾向於選擇女醫師,而非男醫師。另 1 項關於獲得健康資訊的發現為丈夫被視為看守者;阿富汗背景的女性提到,在她們的文化中,男性是家庭的領導者及決策者,包含涉及女性個人健康事務的決策。關於獲得健康資訊,我們的第三項發現為阿富汗女性的英語能力有限,妨礙她們取得健康資訊及服務。

關於理解健康資訊,我們發現阿富汗女性的識字水準較低,她們表示在書寫和閱讀方面能力有限。

我們並未找到任何關於健康資訊處理的第三步–評判健康資訊的證據。

關於應用健康資訊,墨西哥及阿富汗背景的女性表示,在社會中女性的角色阻礙她們維護自身健康及優先考慮自己,這便妨礙了她們應用健康資訊。

證據的限制有哪些?

我們將證據的信心評為中等。我們對這些研究的方法學限制僅有輕微至極輕微的疑慮,但對證據的充分性則有嚴重擔憂,因為關於性別方面的證據僅來自 3 項研究,且這些研究僅納入了女性。因為缺乏涉及男性的研究,所以我們無法探討男性移民的健康識能。

我們建議需要更多針對男性移民看待健康識能及其健康相關挑戰的研究,特別是探討女性及男性之間可能的差異。此外,還需要在不同國家及醫療體系進行更多研究,以便在移民背景下,建立有關健康識能方面更全面的了解。

證據更新日期為何?

我們進行電子搜尋直到 2021 年 5 月。我們手動搜尋並聯繫研究作者直到 2022 年 9 月。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芸平(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