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於新生兒黃疸之經皮膽紅素篩檢

關鍵資訊

– 黃疸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疾病。如果不即時發現和治療,可能會導致腦損傷。

– 透過皮膚測量黃疸水平來篩檢新生兒(稱為經皮膽紅素篩檢)可能會減少再次入院接受光療的情況,並讓更多嬰兒在出院前接受光療。它可能對需要換血治療黃疸或早期腦損傷的嬰兒數量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

– 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經皮膽紅素篩檢對出院前新生兒的影響。

什麼是黃疸?

黃疸是指皮膚和眼白發黃的現象。這是因為血液中膽紅素(一種色素)增加所引起的。當血液中的膽紅素指數升高時,其會沉積在皮膚和眼睛中並使它們變黃。黃疸是新生兒非常常見的狀況。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狀況是無害的且不需要任何治療。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新生兒需要照光治療或換血治療(即移除部分新生兒的血液並用捐贈血液替換)。血液中膽紅素指數非常高(稱為高膽紅素血症)會對新生兒的大腦造成傷害,導致大腦永久性損傷,例如腦性麻痺。早期辨識黃疸對於預防潛在的不良影響非常重要。

什麼是經皮膽紅素篩檢?

經皮膽紅素篩檢是檢測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檢驗。它的原理是將光線引導到新生兒的皮膚,並透過輕輕按壓測量儀在胸骨或額頭上來測量反射光的強度。此測試能成功檢測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並被建議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適當篩檢工具。

我們想從研究中發現什麼?

在本系統性文獻回顧中,我們旨在評估經皮膽紅素篩檢與視診檢查相較之下,對新生兒高黃疸指數的成效。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在新生兒出院前使用經皮膽紅素篩檢與視診檢查進行比較的相關研究。我們統整研究結果,並對這些證據等級進行評估。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在這篇回顧中納入 1 篇研究 (1,858 名嬰兒) 。研究發現,與視診檢查相比,接受經皮膽紅素篩檢的新生兒,針對黃疸相關的再入院率上有可能會減少。此外,我們發現這種篩檢方法可能沒有影響進行換血的新生兒數量,但可能增加了出院前接受照光治療的新生兒數量。我們也發現與視診檢查黃疸相比,此篩檢方法對改變黃疸所引起的早期腦傷之發生率可能幾乎沒有影響。

這些證據的侷限性為何?

在廣泛實施經皮膽紅素篩檢方法於新生兒之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這些發現。然而,我們承認進一步研究評估此介入措施的可能性較低,尤其是在已廣泛使用此方法的先進國家中。

研究證據最新的更新日期為何?

證據更新至 2023 年 6 月 21 日。

翻譯紀錄

翻譯者:王淯汶 (長榮大學護理學系專案助理教授)【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Okwundu CI, Bhutani VK, Uthman OA, Smith J, Olowoyeye A, Fiander M, Wiysonge CS. Transcutaneous bilirubinometry for detecting jaundice in term or late preterm neonat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4, Issue 5. Art. No.: CD011060. DOI: 10.1002/14651858.CD011060.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