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胰臟炎病人以鼻胃管或鼻腸管餵食之比較

文獻回顧問題

研究者希望評估在急性期,透過鼻胃管(由鼻插入至胃部)或鼻腸管(由鼻插入至小腸)給予嚴重急性胰臟炎病人管灌營養品,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是否有差異。

背景

急性胰臟炎是一種發炎狀態,引起急性胰臟炎的因素很多,其中過量的酒精攝取與膽結石為最常見。大多數病人會經歷一些輕微症狀,通常皆可在一周內就能順利痊癒。在發炎期間,須暫停由口進食直到疼痛緩解為止。然而,有五分之一的急性胰臟炎病人會迅速發展至嚴重狀態,可能導致感染、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這些病人則需要營養支持的介入。相較於靜脈營養,選擇透過管徑輸入管灌營養品至胃或腸道較不易引起感染、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為較理想的營養支持方式。但最有效的管灌營養必須在發病後的48小時內開始給予。一般來說認為繞過胃部,直接灌食至小腸的鼻腸管可避免刺激胰腺分泌物,因此可使發炎的胰臟得到休息。然而,放置鼻腸管需要較專業的技術與資源,可能使開始餵食的時間點因而延後。鼻胃管的放置相較於鼻腸管則更為容易,且可避免延後餵食的時間。

研究特徵

研究者發現了五個比較鼻胃管和鼻腸管餵食的隨機試驗(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兩種或兩種以上治療組),共包含220位嚴重急性胰臟炎成年病人,分別來自印度、蘇格蘭及美國。本研究證據來源時間至2019年10月17日。

主要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鼻胃管及鼻腸管兩種餵食方式在死亡、餵食成功率及餵食併發症上幾乎沒有差異。目前的證據不足以顯示對於嚴重急性胰臟炎病人選擇這兩種餵食方式的優劣。

證據品質

整體而言,所有證據的確定性皆極低。由於研究的樣本人數較少,導致結果較不精確,且其中一些研究中的診斷及治療方式與普遍現行方式不同,因此降低我們對於研究證據的信心。

翻譯紀錄: 

翻譯者:游琇茵 (Hsiu-Ying Yu)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