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鼓勵工作者穿戴防護裝備以阻止其吸入有害物質的方法

在許多工作場合,空氣中常常帶有危害健康的物質。這些物質包含細菌和病毒、各種有毒氣體和煙霧、灰塵及粒子 (例如:石綿纖維或是微粒)。根據吸入物質的種類和數量,可能會產生從輕微到危及生命不同程度的健康影響。這個影響的範圍從短暫的過度刺激感到可能延伸成像是癌症這種的長期疾病。在各種工作環境中,呼吸道防護裝備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RPE) 被用來預防工作者吸入有害物質。當今已有各種教導工作者有效使用 RPE 的方式。然而,卻還不清楚其成效如何。因此,我們想找出何種介入措施可以鼓勵工作者正確地或更頻繁地使用 RPE。

搜尋到的研究
我們搜尋截至 2016 年 8 月 20 日為止的相關研究。發現了 14 項研究分析促進 RPE 使用之有效地行為介入措施。我們也找到了一項正在進行中的研究。這些研究涉及了 2052 個農場、醫療場所、工廠生產線、辦公室、煉焦工人、護生和混合職業的人。我們並沒有發現有任何組織層面上針對介入措施進行實施或是評估的研究。

有什麼研究結果?
所納入之研究皆比較了可以鼓勵工作者正確地或更常使用 RPE 的不同教育和培訓措施。我們發現有較低品質的證據顯示,像是教育和培訓的行爲介入措施並不會增加工作人員正確地或更頻繁的使用 RPE。

結論是什麼?
我們的總結是,有品質低至非常低的證據表明行爲介入措施並不會促使工作人員正確地或更頻繁的使用 RPE。但當新的研究發表時,我們的研究結論很可能會因此改變。我們需要更高品質的研究,以找尋不同類型的有效介入措施。這些介入措施需針對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以增進 RPE 的有效使用。除此之外,需有更進一步探討關於無法成功使用 RPE 的阻礙,例如:過往健康風險經驗、RPE 的款式以及雇主對於 RPE 的看法。

翻譯紀錄

翻譯者:潘希鈞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NTUCC,臨床試驗暨同位素治療病房兼腫瘤內科病房護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 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Luong Thanh BY, Laopaiboon M, Koh D, Sakunkoo P, Moe H. Behavioural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workers' use of respiratory protective equipment.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 Issue 12. Art. No.: CD010157. DOI: 10.1002/14651858.CD010157.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