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媒體干預以減少對有心理健康問題者的污名化

人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定義汙名。在這篇文獻回顧中,我們關注污名化的兩個關鍵面相:歧視(因為人們所屬的群體而不公平地對待他們)和偏見(對某些群體的消極態度和情緒)。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經常會感到恥辱。這也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可怕的影響。大眾媒體意指與大量人交流而不使用面對面接觸的媒體。 舉例來說,包括報紙、廣告牌、小冊子、DVD、電視、廣播、電影院和網路。反污名化運動通常包括大眾媒體干預,而且費用昂貴,因此了解使用大眾媒體干預是否可以減少污名化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我們回顧了一些研究,將看到或聽到關於心理健康問題的大眾媒體干預者與沒有看到或聽到任何干預者、或看到的干預不包含任何關於精神疾病健康或恥辱感者進行比較。我們的目的是找出大眾媒體干預用於減少有心理健康問題者的污名化。

我們總共找到了 22 篇研究,其中包括了 4,490 位受試者。 其中 5 項研究關於歧視的數據;19 項關於偏見的數據。我們發現大眾媒體干預對於歧視可能減少、增加或沒有任何影響。我們發現大眾媒體干預可以有效的減少偏見。減少的數量可以被認為是小到中等,其類似於從思覺失調症相關的偏見水平降低到與重度憂鬱症相關的偏見水平。關於歧視和偏見的證據品質很低,所以我們不能非常確定這些發現。只有三項研究提供了有關財務成本的任何資訊;兩項研究提供了有關不良反應的資訊,並且他們評估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因此我們無法就這些方面得出結論。

翻譯紀錄: 

翻譯者:楊妮瑄 Yang Ni Hsuan(文藻外語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