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資訊
• 對患有尿失禁(不自主漏尿)的女性,使用生物回饋裝置(一種帶有感測器的裝置,可以測量肌肉收縮並提供音頻或視覺反饋)進行骨盆底肌肉訓練,對尿失禁相關的生活品質、漏尿發生的頻率或女性自覺症狀治癒或改善的頻率幾乎沒有影響。大多數證據來自患有壓力性尿失禁(咳嗽、打噴嚏、走路、跑步或跳躍引起漏尿)的女性。
• 很少有研究測量不良反應;那些有發現影響的研究指出,這些影響輕微且短暫,或者表示沒有任何影響。
• 目前尚不清楚某種類型的生物回饋是否優於其他類型,或生物回饋是否優於一般回饋。
什麼是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地流出。這是女性常見的疾病,可能由於老化、懷孕、分娩、超重,或過量飲酒和咖啡因攝取所引起。主要類型包括壓力性尿失禁(由咳嗽、打噴嚏、走路、跑步或跳躍等身體活動引起的漏尿),以及急迫性尿失禁(在強烈尿急感時漏尿)。有些女性同時患有兩種類型,稱為混合性尿失禁。
什麼是骨盆底肌肉訓練、一般回饋和生物回饋?
通常,尿失禁的首要治療方法是 “骨盆底肌肉訓練”,也稱為骨盆底運動或凱格爾運動。骨盆底肌肉位於骨盆的底部,主要功能是支撐腸道和膀胱。對於女性來說,它們也支撐子宮和陰道。強化這些肌肉可能有助於女性更好地控制膀胱。訓練包括收縮(擠壓和抬起)這些肌肉。對許多女性來說,很難判斷她們的運動是否有效。一般回饋和生物回饋可以為女性提供更多有關她們表現如何的資訊。「一般回饋」可能是醫療專業人員觸摸或擠壓肌肉,然後告訴女性她們的感受。「生物回饋」為使用有感測器的裝置。這些裝置被放置在陰道或直腸內,測量肌肉收縮時的變化,並向螢幕或揚聲器發送訊號,以便女性可以看到或聽到。
我們想了解什麼?
我們想知道在骨盆底肌肉訓練中加入一般回饋、生物回饋或兩者是否能夠有以下效果:
• 改善女性尿失禁相關的生活品質
• 減少女性漏尿的次數
• 減少漏尿量和漏尿頻率
我們也想知道女性是否覺得她們的失禁症狀得到了治癒或改善,她們是否對治療感到滿意,以及一般回饋或生物回饋是否有任何不良影響。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尋了在患有尿失禁女性的骨盆底肌肉訓練中加入一般回饋、生物回饋或兩者的研究,並將其與未加入回饋、生物回饋或兩者的骨盆底肌肉訓練進行了比較。我們也搜尋了一種生物回饋與另一種生物回饋進行比較的研究。我們根據客觀因素 (如: 研究方法、樣本數量),比較並總結了上述研究結果的證據品質。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發現了 41 項研究,納入 3,483 名患有尿失禁的女性。大多數女性患有壓力性尿失禁,年齡介於 18 至 80 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 55 歲。大多數研究持續 3 個月,且是在高收入國家進行的。一些研究有商業資助者,例如生物回饋設備公司。
33 項研究將生物回饋添加到骨盆底肌肉訓練中,並將其與單獨的肌肉訓練進行比較。我們發現接受生物回饋的女性其生活品質幾乎沒有差異,漏尿的頻率略有減少,但這種差異不太可能達到可察覺的程度。接受生物回饋的女性不太可能說她們的病情已經治癒或改善,但可能會對她們的治療或治療結果感到更滿意。
目前尚不清楚以下幾種情況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接受一般回饋或生物回饋的女性與未接受任何回饋的女性之間;接受一般回饋與接受生物回饋的女性之間;以及接受不同類型生物回饋的女性之間。
這些研究沒有報告任何不良反應。有回報副作用的研究表示,副作用沒有或不多,且都不嚴重,也不具長期影響。
研究證據有哪些限制?
我們有信心認為,結合生物回饋的骨盆底肌肉訓練與單獨訓練骨盆底肌肉在治療女性尿失禁方面幾乎沒有差異。
我們對任何其他證據並不有信心,因為研究數量少、規模小,而且沒有量測我們感興趣的結果。
這些證據最後的更新日期為何?
證據更新至 2023 年 9 月 27 日。本次文獻回顧更新了 2011 年發表的考科藍文獻回顧。
翻譯者:葉千瑜 (臺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物理治療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o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