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週1、2或3次補鐵以改善12歲以下孩童的健康與發展

全世界約有60億學齡前與學齡兒童有貧血問題。估計此情形半數是因為缺鐵。兒童時期缺鐵貧血會延緩生長、降低運動與腦部發展、並增加疾病與死亡。若未適當治療貧血,這些問題會持續到往後的人生。以每日基礎服用含鐵的補充 (有時與葉酸與及其他微生素與礦物質結合)顯示出能改善兒童健康,但它的使用因為可能產生噁心、便秘或牙齒染色這樣的副作用而受限制 。建議一週補鐵1、2或3次(稱為"間歇性"補充)可能可以降低這些副作用並易於記得,因此可鼓勵孩童繼續服用鐵質補充。

我們分析了33個試驗,涵蓋來自拉丁美洲、非洲與亞洲20個國家的13314名兒童(49%女性),與安慰劑、無介入或每日補充相比,想要評估間歇性補鐵、單獨或是與其他微生素與礦物質結合在12歲以下兒童營養與發展上的效果。

研究品質是混合。整體而言,此文獻回顧的研究結果顯示與無治療與安慰劑相比,單獨提供兒童鐵質補充或是與其他為生素與礦物質結合,一週1、2或3次,大約可減半他們產生貧血的風險。雖然接受間歇性補充的兒童貧血風險較高,但以間歇基礎提供兒童補充在改善血紅素與鐵蛋白濃度上與每日補充一樣有效。

我們的目標在於檢驗間歇性補血在疾病、死亡、以及學校與身體表現、還有其他副作用上的影響,但沒有充分的證據可得出確切的結論。

總之,與安慰劑或無介入比較,間歇性補鐵在改善血紅素濃度與降低12歲以下孩童貧血風險或缺鐵情形上有效,但較每日補充在預防或控制貧血的效果差。於每日補充失敗或是未曾執行處,間歇性補充或許是可行的大眾健康介入。然而,死亡率、發病率、發展性成果與副作用相關資訊仍然缺乏。

背景

全世界約有60億的學齡前與學齡兒童貧血。估計有半數的原因是缺鐵。兒童時期缺鐵貧血的後果包含有生長遲緩、降低學業成就、運動與認知發展受損、還有增加的發病率與死亡率。每日鐵質的補充是改善兒童鐵質條件所廣泛使用的策略,但其有效性因為副作用而受限,副作用會造成噁心、便秘或牙齒染色。因此,提出間歇性補鐵一周1、2或3次於非連續天) 做為每日補充更為有效且安全的替代方案。評估間歇性補鐵與安慰劑、無干介入或是每日補充比較,以單獨或是與其他微生素與礦物質結合方式,對出生到12歲兒童在營養與發展成果的效果。

目的

評估間歇性補鐵與安慰劑、無干介入或是每日補充比較,以單獨或是與其他微生素與礦物質結合方式,對出生到12歲兒童在營養與發展成果的效果。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了下列數據庫到2011年5月24日為止: CENTRAL (2011年第2期), MEDLINE (1948年到2011年5月第2周)、EMBASE (1980 年到2011年第20周)、 CINAHL (1937年至今)、POPLINE (所有可得年份)以及WHO國際臨床試驗註冊平台(ICTRP)。至2011年6月29日止,我們搜尋了下列資料庫中所有可取得的年份: SCIELO、LILACS、IBECS與IMBIOMED。我們也與相關組織聯絡(於2011年7月3日)以找出進行中與未公開的研究。

選擇標準

隨機與準隨機試驗,不論是個人或群集隨機分派。參與者為12歲以下孩童,介入時無特定健康問題。評估介入為間歇性補鐵與安慰劑、無介入或是每日補充進行比較。

資料收集與分析

兩位作者獨立評估研究對比納入條件之合格性、由所包含研究中萃取資訊並評估所包含研究的偏誤風險。

主要結果

我們納入了33個試驗,涵蓋來自拉丁美洲、非洲與亞洲20個國家的13114名兒童(~49% 女性) 。試驗方法論品質是混合的。

19個試驗評值了間歇性補鐵對比無介入或是安慰劑,而有21個試驗評估間歇性對照每日補充鐵質。這些試驗中有某些在兩個比較中都有貢獻。單獨補鐵在大多數的試驗中提出 。

15個研究中包含60個月以下的孩童; 11個試驗包含60個月與以上的孩童,還有7個研究包含兩個年齡類別的孩童。一個試驗中僅有女性。7個試驗僅包含貧血孩童;3個研究僅評估非貧血孩童,且在其餘中,貧血基線普遍率範圍由15%到 90%。

與接受無介入與安慰劑者比較,接受間歇性補鐵的兒童貧血 (平均風險比 (RR) 0.51, 95% 信賴區間 (CI) 0.37到 0.72,10個研究)與缺鐵風險較低(RR 0.24, 95% CI 0.06到0.91,3個研究),並有較高的血紅素 (平均數差異(MD) 5.20 g/L, 95% CI 2.51 到 7.88,19個研究) 與鐵蛋白濃度(MD 14.17 µg/L, 95% CI 3.53 到24.81,5個研究)。

間歇性補鐵在改善血紅素 (MD –0.60 g/L, 95% CI –1.54到0.35,19個研究)與鐵蛋白濃度(MD –4.19 µg/L, 95% CI –9.42 到1.05,10個研究)上與每日補充一樣有效,但與每日補鐵相比增加了貧血的風險(RR 1.23, 95% CI 1.04到1.47,6個研究)。 缺少一致性相關數據,且其傾向於在接受間歇性補充的孩童身上風險較高,雖然此結果不具統計上的顯著性。

我們沒有找出任何間歇性補鐵治療方法(一周1、2或3次)、一週總計的鐵素劑量、營養成分類型的差異效果,不論接受者為男性或女性,又或是介入長度。

作者結論

與安慰劑或無介入相比,間歇性補鐵在改善血紅素濃度與降低貧血風險或是12歲以下兒童缺鐵上有效,但較每日補充在避免或控致貧血上效果差 。於每日補充失敗或是未曾執行處,週期性補充或許是可行的大眾健康介入。然而,死亡率、發病率、發展性成果與副作用相關資訊仍然缺乏。

翻譯紀錄

Translated by: East Asian Cochrane Alliance

Translation supported by: 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

引用文獻
De-Regil LM, Jefferds MED, Sylvetsky AC, Dowswell T. Intermittent iron supplementation for improving nutri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under 12 years of ag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 Issue 12. Art. No.: CD009085. DOI: 10.1002/14651858.CD009085.pu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