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之教育

文獻回顧問題

病人教育作為心臟病復建的一部分, 以其和死亡率,發病率,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HRQoL)及健保費用的常規護理相比較,對於冠心病(CHD)之患者有何影響?

研究背景

冠心病(CHD)是全球最常見的死亡原因。然而, 現在有較多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可能需要控制其症狀和減少未來發生問題的風險, 例如心臟病發作。教育是心臟病康復的一個常見要素, 目標是在改善健康和心臟疾病患者所面臨的病發結果.本篇為上次發表於2011年文獻回顧的更新版本。

搜尋日期

我們的搜尋截至2016年6月

研究特點

我們搜尋了科學文獻中的隨機對照試驗(隨機分配參與者至兩個治療組之一, 或多組之一的實驗), 觀察以病人教育為本之治療有效性和未接受此教育之所有年齡層的CHD患者做比較。

我們納人了9項新的試驗, 包括了8215名冠心病患者, 比較接受病人教育和未接受此教育的患者們。我們一共納人了22項試驗, 硏究了76,864名心臟病患者, 其中倖免於心臟病發作的大多數患者, 皆進行了心臟繞道手術或心臟血管形成術(打開堵塞血管以供給心肌血液的一種常規做法)。

研究資金來源

16項硏究報告了資金的來源; 6項硏究沒有報告資金的來源。1項硏究是由業界贊助商資助, 4項是由健保公司資助, 11項是由政府或是公共資源資助。

主要成果

發現此次的更新和上個審核版本(2011)類似。作為心臟康復計劃的一部分, 病人教育並未對於減少死亡, 未來的心臟病發作, 心臟繞道手術或是心臟血管成形術, 或因心臟相關問題入院做出貢獻。 有些證據顯示, 病人教育的引進, 有減少和心臟相關的事件發生以及提升和心臟相關之生活品質。因為沒有個別死亡原因的報告, 因此我們無法確定此次硏究對象中, 有多少人之死亡是和心臟病相關或是因其它原因所造成。

雖然目前沒有充足的資訊來完整了解病人教育對於心臟病患者的利弊, 但我們的硏究充分支持目前的指導方針, 即心臟病患者應該接受包含教育在內的廣泛康復治療。需要進一步的硏究來評估提供心臟病患者最具臨床性和成本效益方法之教育。

證據品質
整體而言,證據被評定為低到中等質量。

翻譯紀錄

翻譯者:張頌華 Sunghua Chang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Anderson L, Brown JPR, Clark AM, Dalal H, Rossau HKK, Bridges C, Taylor RS. Patient edu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6. Art. No.: CD008895. DOI: 10.1002/14651858.CD008895.pu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