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回顧問題:
不同人類胚胎培養基在女性接受體外受精 (IVF) 或單一精蟲顯微注射 (ICSI) 週期中,對活產或持續妊娠及不良事件有何影響?
背景:
胚胎培養是指在體外受精療程中,培養人類配子和胚胎的過程。該程序始於卵子與精子在培養皿中的結合,終止於將培養出的胚胎植入子宮的階段。胚胎培養期為一到六天不等,而胚胎培養過程對於任何體外受精 (IVF) 或單一精蟲顯微注射 (ICSI) 療程的成功至關重要。所使用的培養基類型可能會影響胚胎品質,進而影響治療的成功率。儘管胚胎培養的重要性早已受到認可,目前尚不清楚哪種培養基最為有效且安全。
研究特徵:
本研究的證據截至 2015 年 3 月。我們納入 32 項隨機對照試驗,這些試驗涉及多種市售的培養基,對象是接受體外受精 (IVF) 或單一精蟲顯微注射 (ICSI) 的女性。共有 16 項研究隨機分配了女性(共計 3,666 名),3 項研究隨機分配了週期(共計 1,018 個),以及 12 項研究隨機分配了卵母細胞(超過 15,230 個)。大部分研究(22/32)未報告資金來源。
主要結果:
沒有任何 2 項研究是比較相同的培養基。只有 7 項研究報告了活產或持續妊娠的主要療效指標,但未能提供明確的證據顯示不同培養基之間存在差異。1 項研究提供了低品質的證據,顯示在第 3 天進行胚胎移植時,Quinn's Advantage 培養基可能比 G5 培養基具有更高的成功率。然而,這項研究僅以摘要形式發布,研究方法的詳細資訊不明。針對不良反應,3 項研究報告了多胎妊娠,6 項研究報告了流產。但均未發現不同培養基之間存在差異的證據。也沒有 1 項研究報告有關後代健康的情況。綜上所述,現有研究的證據不足以支持或反駁使用任何特定的培養基。因此設計良好且執行完善的隨機對照試驗是必要的。
證據品質:
幾乎所有的比較組證據品質都非常低,主要原因包括研究方法不精確以及報告不充分。
翻譯者:張詠渝 (文藻翻譯碩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