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症 (conversion disorder) 及解離症 (dissociative disorder) 的治療與社會介入

本篇回顧的目標是要更好地理解什麼是有效且有用的轉化症與解離症的介入 (治療)。我們著眼的介入措施是非醫療的。相反,他們所關注的是治療或社會介入。

背景

轉化症與解離症是指人們經歷異常的神經症狀 (與神經和神經系統有關) 或意識或身份發生變化的情形。神經系統疾病或其他醫療狀況無法解釋這些臨床癥兆;通常存在心理 (影響或起源於心智的) 壓力或創傷。這些症狀是真實的,並能給經歷這些症狀的人帶來痛苦或困擾而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功能。

本篇回顧旨在幫助這些病人,以及與這些疾病交手的臨床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醫療照護服務機構。

文獻回顧問題

轉化症與解離症的心理社會 (與社會因素及個人思考與行為相關) 介入的證據是什麼?

搜尋日期

我們在 2019 年 7 月 16 日至 8 月 16 日期間搜尋了醫學資料庫。

搜尋结果

我們閱讀了 3048 篇文章摘要,其中有 17 個研究符合我們的標準:境況、族群、介入措施及研究類型,這些是本篇回顧的焦點。

這17個研究共有 894 名參與者,每個研究都相對地小。

更多的研究還在進行中,我們未來將把它們納入在本回顧的更新中。

硏究特點

這些研究在全球 9 個不同國家進行,研究對象為 18 至 80 歲成人,他們在任何時間內被診斷為轉化症或解離症。一些研究是在精神或神經科學環境中進行的。有些研究是納入已經住院的人,有些研究則是納入到門診就診的人。

這些介入措施都是心理社會方面的,意指它們聚焦於心理或社會介入,如:治療、催眠或僅是教導人們瞭解自己的疾病。介入場次的數量不一。

所有被納入的研究均比較了介入組與控制組,以便了解介入措施是否造成差異。控制組則是接受了不同的心理社會介入、藥物或人們一般會接受的常規照護 (如果他們擁有相同症狀但不是研究調查的部分)。

我們尋找的主要結果是生理症狀的減少。

主要结果

我們調查了不同類型的心理社會介入的效果,範圍從催眠到行為療法。這些研究都沒有達到足夠的標準,無法對結果的證據做出任何結論性的陳述。

有 3 種介入在治療結束時生理症狀有所減少。

相較於等待治療的人,催眠降低了損傷的嚴重程度;相較於僅接受常規照護的人,在住院病人進行常規照護上給予行為治療減少了每週癲癇發作的次數及症狀嚴重程度;相較於單獨的心理治療,在接受心理治療之前先接受動機式晤談 (一種試圖將一個人從猶豫不決或不確定狀態轉換到積極狀態的談話治療) 降低了癲癇發作的頻率。

證據品質

大多數納入的研究均存在方法學缺陷,以及用於評估不同治療效果的證據品質被判定為低或非常低。由於這種低品質的證據,我們無法說這些結果有多可靠。

結論

這些統合分析的結果與單一研究的報告表明,缺乏關於任何心理社會介入對成人轉換症和解離症的影響的證據。因此,無法從納入的研究中得出任何關於潛在益處或危害的結論。

然而,本篇回顧表明在這領域的研究是可行的。

翻譯紀錄: 

翻譯者:莊雅琴 (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心理師)【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 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