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早期預後不佳女性乳癌患者,予以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此移植是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 (自體移植)

背景

首次診斷即發現多處陽性淋巴結之女性乳癌患者其復發風險很高。然而傳統化學治療的成功機率有限,又因使用高劑量會對骨髓造成損害,故也不是安全的做法。目前被認為有一線生機的治療方式是給予女性患者非常高劑量的化學治療後,緊接著進行幹細胞移植,以使骨隨再生。本篇文獻回顧的證據資料是由作者於2015年10月前所查閱。

研究特色

我們納入了14個針對早期預後不佳且有高復發風險的女性乳癌患者予以高劑量化學治療或傳統化學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 (共5600位女性受試者)。納入的受試者為乳癌散布至多處局部淋巴結,但無任何證據表明其已侵入超過局部淋巴結的女性患者。

所有的試驗皆有提及其經費來源。其中有8個試驗是由非營利組織提供經費,1個是由公共健康保險公司資助,另1個來自業界,還有4個則是透過非營利組織和業界共同提供資金。其中4個試驗呈報其研究作者不存在潛在利益衝突,有6個試驗回報其有一至多位作者接受藥品公司的某種補貼,而另外4個則並未提及其作者是否有任何潛在利益衝突。

主要結果

使用高劑量的化學治療基本上對提升存活率沒有任何效果。儘管高劑量組於追蹤3年的無事件存活率較高,但這種情形於更長的追蹤期間已不再明顯。此外,治療相關死亡事件在高劑量組更為常見,副作用的發生在此組亦較為普遍且嚴重。我們並未發現高劑量化學治療對女性受試者罹患第二癌症數量上有所影響。

證據品質

證據品質高

作者結論: 

高品質證據顯示,對於早期預後不佳的女性乳癌患者,給予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移植術後,其治療相關死亡率較高,但生存率卻幾乎沒有提高。

閱讀完整摘要
背景: 

早期預後不佳的女性乳癌患者其整體存活率差;而骨髓或周邊血液幹細胞自體移植技術 (患者為捐贈者亦為受贈者) 前景看好,因其容許施予患者更高劑量的化學治療。

目的: 

以早期預後不佳的女性乳癌患者為對象,比較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移植 (骨髓或幹細胞移植) 相對於傳統化學治療的效果及安全性。

搜尋策略: 

我們搜尋了考科藍乳癌群組的特別註冊資料、MEDLINE (1966年至2015年10月)、EMBASE (1980年至2015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的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 Search Platform,以及於2015年10月21日搜索了ClinicalTrials.gov。

選擇標準: 

以早期預後不佳的女性乳癌患者為對象,比較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移植 (骨髓或幹細胞移植) 與不合併自體移植的化學治療之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資料收集與分析: 

2位作者揀選隨機對照試驗,並獨立萃取數據與評估偏差風險。我們以 Mantel-Haenszel 固定效應模式 (fixed-effect model) 來彙整數據並計算風險比 (RRs) 及95%信賴區間 (CIs)。證據品質則是以GRADE方法評定,並以生存率、毒性和生活品質作為結果。

主要結果: 

我們納入了14個隨機對照試驗,共有5600位女性受試者,透過隨機分派的方式,接受針對早期預後不佳女性乳癌患者之高劑量化學治療合併自體移植 (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或是不合併自體移植的化學治療。本研究於大多數層面僅存有低程度的偏差風險。

有高品質的證據顯示,於各追蹤期間,高劑量的化學治療並無延長整體存活期之可能性 (追蹤3年: RR 1.02, 95% CI 0.95 至 1.10, 3個隨機對照試驗, 795位女性受試者, I² = 56%; 追蹤5年: RR 1.00, 95% CI 0.96 至1.04, 9個隨機對照試驗, 3948位女性受試者, I² = 0%; 追蹤6年: RR 0.94, 95% CI 0.81 至1.08, 1個隨機對照試驗, 511位女性受試者; 追蹤8年: RR1.17, 95% CI 0.95 至 1.43, 1個隨機對照試驗, 344位女性受試者; 追蹤12年: RR 1.18, 95% CI 0.99 至1.42, 1個隨機對照試驗, 382位女性受試者) 。

有高品質的證據指出,高劑量的化學治療具有促進3年無事件存活率的可能性 (RR 1.19, 95% CI 1.06 至1.34, 3個隨機對照試驗, 795位女性受試者, I² = 56%),但這種效果在後續更長的追蹤期間已不再明顯 (追蹤5年: RR 1.04, 95% CI 0.99 至 1.09, 9個隨機對照試驗, 3948位女性受試者, I² = 14%; 追蹤6年: RR 1.04, 95% CI 0.87 至1.24, 1個隨機對照試驗, 511位女性受試者; 追蹤8年: RR 1.27, 95% CI 0.99 至 1.64, 1個隨機對照試驗, 344位女性受試者; 追蹤12年: RR 1.18, 95% CI 0.95 至1.45, 1個隨機對照試驗, 382位女性受試者)。

治療相關死亡事件於高劑量組發生得更為頻繁 (RR 7.97, 95% CI 3.99 至15.92, 14 個隨機對照試驗, 5600 位女性受試者, I² = 12%, 證據品質高);非致死性罹病率於高劑量組亦較高且嚴重。而經過中位數4至9年的追蹤,兩組間第二癌症的發生率幾乎沒有差別 (RR 1.25, 95% CI 0.90 至 1.73, 7個隨機對照試驗, 3423位女性受試者, I² = 0%, 證據品質高)。若於治療後立即評分,高劑量組中的女性受試者給予其生活品質的分數顯著低落,但若以一整年而言,兩組間鮮少存在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此研究於大多數層面之偏差風險低,且運用GRADE方法評定證據品質時也將所有的對照比較歸類為高品質證據。

翻譯紀錄: 

翻譯者:Chiang, Meng-Chieh (江孟潔)
服務單位:自由譯者

審稿者:余光輝
服務單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風濕過敏免疫科/實證醫學中心
職稱:主任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