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社會心理介入措施用於支持懷孕婦女停止抽菸

本篇議題是甚麼?

懷孕時吸菸會增加母親懷孕期間產生併發症和孩童出生體重過低的風險。香菸當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成分對孩童的成長和發育有不良的影響。

為什麼此議題很重要?

懷孕時期抽菸婦女的數量在高收入國家逐漸減少,但在低、中收入國家中是增加的。針對心理、情緒或社會因素等的非藥物介入措施,稱作社會心理介入措施。我們尋找多種能夠促進懷孕婦女停止吸菸的社會心理介入措施的證據。

我們找到了哪些證據?

本文獻回顧納入了含120個介入項目的102個隨機對照試驗,和88個隨機對照試驗的數據(納入28000名婦女)。主要干預策略分為諮詢(n=54)、衛生教育、(n=12)、回饋(n=6)、鼓勵(n=13)、社會支持(n=7)和實行(n=1)。

本篇文獻回顧提供中高品質證據,說明社會心理介入措施增加懷孕晚期停止吸菸的婦女比例(增加35%)、平均嬰兒出生體重(增加56克)、減少出生體重過低之新生兒數目(減少17%),及出生後即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嬰兒數量(減少22%)。社會心理介入措施沒有顯示會帶來任何不良的影響。有些結果在不同研究之間有無法解釋的差別,且有些研究規模小,使得我們對其結果的信心下降。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是在高收入國家執行。

諮詢介入與常規照護相比,對孕婦停止吸菸有鮮明的影響(30個研究),與消極介入相較下影響較小(18個研究)。將諮詢作為一個廣泛介入措施之一,對於促進孕婦健康或與其他諮詢方式相較下,皆無明顯效果。提供回饋的介入措施與常規照護及其他策略,例如諮詢(2個研究)相較下具明顯效果,但若與消極介入相較下則無效果(3個研究)。經濟支援的介入措施相較於其他介入,例如非急難救助金具有較佳的效果(4個研究)。

健康教育對於常規照護(5個研究),及健康教育做為廣泛孕婦介入政策之一的狀況相比下,不具有明顯的效果。當同儕提供社會支持(6個研究)、夥伴提供社會支持(1個研究)或由廣泛介入措施之一的戒菸支持對於促進孕婦健康皆無明顯效果。在一個研究中,運動及諮詢的傳播與常規照護相較下,無明顯效果。

其綜合效果與提供貧困婦女介入措施的效果相似。介入措施對於少數民族的婦女而言,具有明顯的效果,但對於原住民則無(4個研究)。綜合結果顯示若在孕期中施行介入措施,其亦可降低生產後戒菸率。對於早產(19個研究)及死胎(8個研究)的效果尚不清楚。

此文獻回顧結果意謂?

諮詢、回饋及經濟支援介入措施可降低懷孕後期的婦女吸菸的數目。然而,其介入措施及內文的介入方式需謹慎的評估。健康教育及社會支援的效果並不太清楚。大部分的研究皆在高收入國家執行,因此難以評估其研究結果是否適用其他狀況。隨著研究時間的進展,不論是在介入組或對照組,其支持兩組婦女的強度皆有增加。許多研究皆未提供符合資格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人數訊息,這些訊息可能可提供研究中關於介入措施的可行性及選擇偏差資訊。各研究中,對於最後評估受試者吸菸的時間點也具有差異。在下一次的文獻回顧更新中,我們將會納入新的試驗。

翻譯紀錄

翻譯者:羅峻涵
服務單位: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職稱:實習醫生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引用文獻
Chamberlain C, O'Mara-Eves A, Porter J, Coleman T, Perlen SM, Thomas J, McKenzie JE.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supporting women to stop smoking in pregnancy.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7, Issue 2. Art. No.: CD001055. DOI: 10.1002/14651858.CD001055.pu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