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措施介入可以减少疗养院居民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吗?

关键信息

我们不确定针对疗养院居民进行社会心理措施介入是否能有效减少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该研究使用了多种方法并显示不一致的结果,但似乎很难将结果推广到不同的健康、社会照护体系。没有证据显示社会心理措施介入会导致危害事件,如:意外跌倒或病人入院等。

为什么疗养院居民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许多疗养院居民患有失智症,在患病过程中的某些时候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特别在疾病后期更为常见。对于居民本身和他们的照顾者来说,症状可能是严重和痛苦的,包括焦虑、不安和徘徊、幻觉(看到或听到不真实存在的东西)以及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护理人员面临居民的挑战性行为,并分析这些行为的原因、前因或后果。

通常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这些症状和行为。这些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与精神病相关的疾病(导致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或解释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也用于治疗具有与精神病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例如失智症。这些药物并不一定有效果,对于失智症病人甚至可能有危害。因此,指引建议只有在非药物策略不起作用时才应使用它们。

我们想了解什么?

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对失智症益处有限且存有潜在危害,因此我们对于降低疗养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方法感兴趣。这些方法可能包括组织因素、员工教育训练或其他介入措施。我们对于照护组织、提供方式与推广替代性非药物策略等社会心理介入措施感兴趣。介入预措施通常包括不同的部分,如:工作人员的教育训练、专业药物审查机制与针对居民提供额外的支持性活动等。这些介入措施可能会带给疗养院居民有幸福感,或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失智症病人的支持或照护技巧。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模式(person-centred care),使每个居民都能被视为独立个体,并使其个人需求能被关注到。

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检索了比较减少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社会心理介入措施与常规照护的研究。我们研究了这些介入措施对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人数,以及其对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与介入措施和危害事件的关系,如:跌倒和病人入院等。

接着对各项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并基于研究方法和样本数等因素对证据等级进行分级。

我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了5项试验涉及120间疗养院与8342名居民。1项研究在美国进行、1项在加拿大进行、2项在英国进行、1项在德国进行。研究介入时间约6至12个月。所有研究都有包括对于护理人员和其他团队成员的教育训练。2项研究专门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另1项研究则调查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与额外的介入措施,包括:运动、社交活动或药物审视。

主要结果

结果显示这些研究差异性太大,无法合并它们的结果。整体而言,因为研究结果不一致性,故我们无法确定社会心理措施介入会导致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两项较早前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心理措施介入确实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其中一项是卫教介入,另一项是英国疗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模式介入。后来在德国重复同样的试验并没有成功。这项研究着重于增加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审视机制,如:药物审视(但不进行额外的运动或社交活动)可能会降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最后一项研究是对工作人员介入教育训练,显示其对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并无影响。

三项研究提供了危害事件数据,如:跌倒与病人入院等,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证明社会心理介入措施与危害事件有关系。另外,同样没有明确证据证实社会心理介入措施对身心健康或生活质量有影响。

证据的局限性有哪些?

由于研究样本较少、研究间存在设计差异且结果不一致现象,故我们对综述证据信心低。此外,这些研究在不同国家进行,可能也存在照护常规的差异。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提供我们感兴趣的资料。

证据的时效性如何?

本综述更新了先前的版本。证据更新至2022年7月。

作者结论: 

所有纳入的干预措施都很复杂,而且研究之间干预措施的组成部分差异很大。干预措施和干预措施的描述大多不够详细。两项研究发现的证据表明,复杂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可能会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此外,一项研究表明,药物评价可能会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率产生一些影响。均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总体而言,现有证据无法提出明确的普遍建议。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尽管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存疑且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有可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但疗养院居民仍定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来治疗痴呆症的行为和心理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处方率与组织因素、员工培训和工作满意度、患者特征和具体干预措施有关。可以采取旨在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处方的社会心理干预计划。这些计划可能针对疗养院居民(例如改善沟通和人际关系)或针对工作人员(例如通过提供照顾BPSD患者的技能)。因此,本综述旨在评估这些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更新我们于2012年发表的早期综述。

研究目的: 

与常规护理、优化常规护理或不同的社会心理干预相比,评估社会心理干预措施的益处和危害,以减少疗养院居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检索策略: 

我们采用了标准的、广泛的Cochrane检索方法。最新检索日期为2022年7月14日。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纳入了单独或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以减少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为主要目的的心理社会干预与常规护理、优化的常规护理或不同的心理社会干预。社会心理干预,定义为具有社会心理成分的非药物干预。我们排除了停药或替代干预措施、没有直接人际接触和沟通的干预措施以及仅针对政策变化或结构性干预的干预措施。

资料收集与分析: 

我们使用了标准的Cochrane方法。对研究的关键评估涉及选择、实行失访和检测偏倚风险,以及与整群随机相关的标准。我们在TIDieR(Template for Intervention De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干预描述和复制模板)清单的基础上检索了复杂干预措施的数据。我们的主要结局是:1.使用定期的抗精神病处方药物和2.不良事件。我们的次要结局是:3.死亡率;4.BPSD;5.生活质量;6.定期服用精神药物;7.定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方案;8.“根据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9.身体限制;10.认知状态;11.抑郁症;12.日常活动;13.费用。我们使用GRADE来评估证据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纳入了五项整群随机对照研究(120个整群,8342名受试者)。我们发现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因此决定以叙述方式呈现研究结果。所有研究都调查了复杂的干预措施,其中包括教育方法等。

由于结果的异质性,包括影响的方向,我们不确定社会心理干预对抗精神病药物处方的影响。一项针对疗养院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干预的研究评估了每100个住院日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天数,发现干预组的这一数字较低(均差为6.30天,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为6.05至6.66;1152名受试者)。其他四项研究报告了定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受试者的比例。在两项实施干预以促进以人为本的护理的研究中,一项发现了有利于干预组的差异(组间差异为19.1%, 95% CI [0.5%, 37.7%];338名受试者),而另一项发现了有利于对照组的差异(组间差异为11.4%, 95% CI [0.9%, 21.9%];862名受试者)。一项研究调查了一项被描述为“学术细节”的教育计划,发现各组之间没有差异(比值比为1.06,95% CI [0.93, 1.20];5363名受试者)。第五项研究采用因子设计来比较不同的干预措施组合,以补充以人为本的护理。结果显示药物评价有积极作用,社交互动或运动没有明显影响。我们认为,总体而言,有关这一结局的证据质量较低。

我们发现高质量的证据表明,主要旨在减少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对跌倒、非选择性住院或计划外急诊就诊的次数几乎没有影响。

主要旨在减少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对生活质量(中等质量证据)、BPSD、定期服用精神药物、采取身体束缚、抑郁或日常活动(均为低质量证据)几乎没有影响。我们还发现低质量证据表明,在这些干预措施的背景下,社交互动和药物评价可能会降低死亡率,但运动却不会。

翻译笔记: 

译者:李菁格(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审校:尹珩(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级英语(医学)),2024年4月5日。简体中文翻译由Cochrane中国协作网成员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翻译传播工作组负责,联系方式:tina000341@163.com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