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性顱內動脈狹窄的血管內治療與常規藥物治療

什麼是顱內動脈狹窄?

顱內動脈狹窄 (ICAS) 是由斑塊(脂肪沉積物)聚積引起的大腦血管狹窄。是全球中風的常見原因。當這種情況引起中風症狀時,稱為症狀性 ICAS。

顱內動脈狹窄如何治療?

ICAS 可以透過血管內療法或常規藥物來治療,但尚不清楚哪種方法效果最好。在血管內治療中,外科醫生將一根稱為導管 (catheter) 的細管插入接受治療者之手臂或鼠蹊的動脈,並將其引導至大腦中受影響的動脈。然後,外科醫生可以用一個小氣球擴張狹窄的動脈,或在狹窄的動脈內放置一個小網狀管以保持其開放,或在同一手術中執行這兩種技術。常規藥物治療包括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阻止血液中的血小板黏在一起的藥物),並嘗試通過藥物和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增加中風風險的因素(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

我們想知道什麼?

我們想了解在有症狀的 ICAS 患者中,除了常規藥物治療外,血管內治療是否比單獨的常規藥物治療更有效地預防中風和死亡。

我們做了什麼?

我們搜索了隨機對照試驗(使用隨機方法將受試者分配到兩個或多個治療組之一的研究),比較有症狀的 ICAS 患者之兩種治療方法。我們對於研究的結果進行比較和總結,並且基於研究的方法和大小等因子進行證據信心的評比。

我們發現了什麼?

我們納入了 4 項試驗,共有 989 名近期有 ICAS 症狀的受試者。在多個中心開展了三項試驗,比較了涉及支架的血管內治療與傳統藥物治療。在中國中心進行了兩項試驗,比較了不同類型的血管內治療與中國受試者的常規藥物治療。

主要研究結果

接受血管內治療和常規藥物治療的人,在短期和長期內更有可能死亡或中風。從長期來看,在缺血性中風和死亡的發生率或自理能力方面沒有重大差異。

這些證據有哪些限制?

因為這些研究招募的人很少,我們對某些結果有一定的信心,而對另一些結果則沒有什麼信心。

這份實證的時效性如何?

本研究所納文獻更新截至 2022 年 8 月 16 日。

翻譯紀錄: 

翻譯者:林詠琇(彰化基督教醫院,專案研究助理)【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Cochrane Taiwan)、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