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孕婦於懷孕 34 周後出現高血壓且其症狀不嚴重時,立即分娩抑或等待觀察較為安全?

本文探討議題為何?

懷孕期間患有高血壓(hypertension)或者子癇前症(pre-eclampsia,高血壓並伴有蛋白尿或其他器官系統受損,或兩者都有)的孕婦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包括子癇前症惡化、癲癇發作與子癇症(eclampsia)、HELLP 症候群(溶血、肝指數上升及血小板數目下降)、胎盤剝離、肝衰竭、腎衰竭,以及因肺內積液而導致呼吸困難。

分娩大多可以停止孕婦的高血壓狀況加劇,但是早產嬰兒可能出現其他健康問題,例如肺部發展尚未成熟而造成呼吸困難。 引產可能導致過度宮縮及胎兒窘迫症(fetal distress)。其他選項為觀察等待,同時嚴密監控母體與胎兒。

此議題的重要性?

懷孕後期孕婦患有高血壓時,計畫性早期分娩與觀察治療兩者皆有優點與風險,我們希望知道哪種為最安全的處置。我們找尋了一些比較計畫性早期分娩(透過引產或剖腹產)與延遲胎兒出生的臨床試驗。

我們找到哪些證據呢?

我們於 2016 年 1 月 12 日進行文獻搜尋,發現有 5 篇隨機研究(共計收錄 1819 名婦女)探討此議題。其中兩項研究是大型、高品質的研究,針對妊娠高血壓、輕度子癇前症或在 34 至 37 週時惡化為既存高血壓的女性(704 名女性)或在 36 至 41 週時患有妊娠高血壓或輕度子癇前症的女性(756 名女性)。接受計畫性早期分娩而出現嚴重不良結果的婦女較少(1459 名女性,高品質證據)。由於資訊不足,且兩項研究間的變異性高,因此無法得出身體狀況不佳嬰兒數量如何受影響的結論(1459 名嬰兒,低品質證據)。就剖腹產數量而言(四項研究,1728 名婦女, 中等品質證據),孕婦分娩後的住院天數(兩項研究,925 名婦女,中等品質證據),或者對嬰兒(一项研究,756 名嬰兒,中等品質證據)的影響來看,計畫性早期分娩與延遲分娩之間的差異不明顯。有較多提早出生的嬰兒出現如呼吸窘迫症候群的問題(三項研究,1511 名嬰兒),或者需送入新生兒加護病房(四項研究,1585 名嬰兒)。提早分娩的婦女較少出現 HELLP 症候群(三項研究,1628 名婦女)或嚴重腎臟問題(一項研究,100 名婦女)。

兩項研究將於 34 至 36 周引產婦女及於 34 至 37 周引產婦女與對照組進行比較。而對照組婦女接受監測至懷孕 37 周,如果分娩未自然發生,則開始引產。三項研究比較不同的引產時機:懷孕足月或接近足月、懷孕滿 37 周與 36 至 41 周,以及婦女接受監測至懷孕 41 周,如果分娩未自然發生,則開始引產。五項研究間的納入及排除條件的標準也有差異。

所納入的研究都没有採取遮盲,受试者與醫師知道他們所在的組別。由於孕婦及醫療工作人員都知道介入措施,可能對照護與決策各方面造成影響。大部分皆為中等品質的證據,因此我們對結果有一定的把握。

研究結論為何?

整體而言,如果孕婦於 34 周後立即分娩,母體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低,且對嬰兒的整體併發症發生率沒有明顯的差異,但相關資訊仍有限。

當將妊娠高血壓納入考量時,該文獻的結果適用於產科治療。未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單獨觀察不同類型的高血壓疾病。

翻譯紀錄: 

翻譯者:廖櫻華 (自由譯者)【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 (Cochrane Taiwan) 及東亞考科藍聯盟 (EACA) 統籌執行。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