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不整藥物用於維持房顫逆轉(矯正不規則心跳)後的竇性心律(正常心跳)

問題回顧

我們審查了抗心律不整藥物對房顫後恢復正常心律的人的死亡率(死亡),中風,導致人們停止服用該藥物的副作用以及房顫(不規則心跳的一種)後恢復正常心律的人復發不規則心跳的影響的證據。

背景

房顫是一種心律不規則(稱為心律不整)並且經常但不總是太快的疾病。房顫可能會引起栓塞,從而在心臟(心衰竭,昏厥)或其他器官中產生併發症。栓塞是在心臟腔中形成的血塊,然後可能會流到其他地方,例如大腦。

通過使用藥物或受控的電擊可以恢復房顫,恢復正常的心律。然而,一個主要問題是房顫經常復發。有多種藥物被使用在避免這些復發並保持正常的心律。

硏究特性

這是對先前於2006年,2012年和2015年發表的評論的更新,其中包括2019年1月對新研究的搜尋結果。我們發現59項研究測試了各種抗心律不整藥物,涉及20,981名受試者。受試者平均年齡65歲。最常見的疾病是高血壓(高血壓)和心臟動脈和瓣膜疾病。我們發現了九種藥物的研究:quinidine, disopyramide, propafenone, flecainide, metoprolol, amiodarone, dofetilide, dronedarone 和 sotalol。

主要結果和證據確定性

有五項研究的高確定性證據顯示,服用sotalol死於任何原因的人比服用安慰劑(虛擬治療)或不治療的人高出兩倍。我們計算出,每102人服用 sotalol一年,就會多一個人死亡。Quinidine的證據確定性較低,但有六項研究的平均效果顯示,與未接受治療或安慰劑的人相比,服用quinidine的人可能有較高的死亡風險。但是,證據不足以排除quinidine不會增加死亡風險。我們幾乎沒有發現有關disopyramide, flecainide 和propafenone死亡率的數據,這意味著我們不確定這些藥物對死亡率的影響。我們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我們研究的其他藥物對死亡風險有任何影響。

我們發現,與不服用藥物的人相比,服用這些藥物的人由於副作用更可能停止服用藥物。我們對disopyramide, amiodarone, dofetilide 和 flecainide的結果不確定性較高,因為低確定性證據主要來自具有設計局限性的小型研究。其他藥物的證據為中度或高度。

抗心律不整藥物的一種特殊副作用是心律失常,這意味著人們出現新的或更頻繁的心律不整問題。我們發現高確定性的證據表明,服用quinidine或metoprolol的人比沒有接受治療或服用安慰劑的人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更高。中度確定性證據顯示,flecainide, amiodarone, dofetilide, dronedarone 和 sotalol的風險增加。這些研究的證據是中度確定性,原因是研究的局限性,規模較小或結果不精確。我們不確定propafenone對心律失常的作用,因為我們對該藥只有非常低的確定性證據。Disopyramide的研究均未報告有多少人發生心律失常。

我們發現高確定性的證據顯示dronedarone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沒有證據顯示sotalol有療效(中等確定性證據);amiodarone, flecainide, quinidine (所有低確定性證據)或disopyramide(極低確定性證據)對中風的風險。沒有研究報告propafenone, metoprolol 或 dofetilide有中風的風險。

除了disopyramide是低度確定性,中度至高度確定性的證據顯示,與不進行任何治療或服用安慰劑相比,我們評估的所有藥物均降低了房顫的復發率。然而,大約有一半接受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的受試者(43%至67%)仍發生房顫。

總體而言,目前尚不清楚長期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對這群人所帶來的好處是否會超過壞處。

翻譯紀錄: 

翻譯者:江吉文
服務單位:衛生福利部屏東醫院
職稱:藥師
本翻譯計畫由臺北醫學大學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Cochrane Taiwan)、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
聯絡E-mail:cochranetaiwan@tmu.edu.tw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