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用自体同源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高危成神经细胞瘤患者使用含抗GD2抗体的免疫治疗

综述问题

我们检索了一些研究,患者符合以下条件:高危成神经细胞瘤,接受高剂量化疗(会杀死干细胞)后进行自体同源(源于同一人)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前体细胞)移植(解救或者是替换被杀死的干细胞)。我们所评价的证据涉及在以上人群中含抗GD2抗体免疫治疗的效应与标准治疗的比较:总生存率、治疗相关死亡、无进展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早期毒性、晚期非血液毒性以及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

神经母细胞瘤一类罕见的多见于儿童的癌症。高危疾病以在诊断时即有转移作为特征,还同时具备原位肿瘤特征,导致出现不良结局危险增加。GD2糖抗原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表面表达,因此可作为含抗GD2抗体的免疫治疗的有希望的靶目标。

研究特征

证据检索截至2018年9月20日。我们纳入了一个随机试验(一种受试者是通过随机方法分配到两个或者多个治疗组中的一个),113人分配到免疫治疗包含异维甲酸、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2和ch14.18,一种特殊类型的抗GD2抗体称为丹尼托昔单抗。另外113例参试者分配到接受含有异维甲酸的标准治疗。

主要结果

在总生存率和无事生存率的结果更支持含丹尼托昔单抗的免疫治疗组。其他结局指标包括不良事件没有充分的报告;在对这些结果做出明确的结论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证据的质量

我们认为证据质量为中等强度。

作者结论: 

证据支持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前期治疗采用自体同源HSCT的情况下,含丹尼托昔单抗的免疫治疗在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优于标准化治疗。缺乏关于不良事件的随机数据,因此在对该结果作出明确的结论之前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类罕见恶性疾病,主要见于儿童。这个肿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腹部肿块为常见表现。高危疾病以在诊断时即有转移作为特征,还同时具备原位肿瘤特征,由此导致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增加。GD2糖抗原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表面表达,因此可作为含抗GD2抗体的免疫治疗的有希望的靶目标。

研究目的: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采用高剂量化疗(HDCT)和自体同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对采用含抗GD2抗体的免疫巩固治疗和进行标准治疗的效力进行评估。我们的主要结局指标是总生存率和治疗相关的死亡。我们的次要结局指标是无病情进展生存、无事件生存、早期毒性、晚期非血液毒性以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检索策略: 

我们在2018年9月20日检索了电子数据库 CENTRAL(2018,第9期),MEDLINE(Pubmed)和EMBASE(Ovid)。我们于2018年10月28日检索了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会议论文。进一步的检索包括近期综述的参考文献列表和相关文章,以及联系本领域的专家。检索时没有对出版年限和语言设置限制。

纳入排除标准: 

随机对照试验用于评估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在行HDCT以及自体同源HSCT治疗后,进行含抗GD2抗体的免疫治疗的效果。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位作者独立进行研究的选择、提取研究中数据和受试者特征,评价偏倚风险和GRADE。任何的意见分歧将通过讨论解决,第三方裁决非必要因素。我们根据《Cochrane干预措施系统评价手册》(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中的指导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采用5个GRADE 考量:研究局限性、效应一致性、不精确性、非直接性和发表偏倚来判断证据的质量。

主要结果: 

我们找到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26名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在之前都通过自体同源HSCT进行了治疗。这个研究随机分组113名受试者接受免疫治疗包括异维甲酸、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2(IL-2)、Ch14.18(一种抗GD2抗体,也叫做丹尼托昔单抗)。研究随机分组113位参与者接受标准化治疗包括异维甲酸。

总生存率的结果更支持含丹尼托昔单抗的免疫治疗组(危险比HR=0.50, 95%CI [0.31, 0.80]; P=0.004)。无事生存率的结果也同样支持含丹尼托昔单抗的免疫治疗组(危险比HR=0.61, 95%CI [0.41, 0.92], P=0.020)。在副作用方面的随机数据并没有分开进行报道。这个研究并没有报告无病情进展生存、晚期非血液毒性、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以作为单独的终点。我们把这一证据的质量评定为中等质量。

翻译笔记: 

译者:赖怡(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审校:杨鸣(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2017年7月5日

Tools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