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認知及功能問卷(IQCODE)評估失智症可能性的結構性間接訪談

此篇文獻翻譯已過期,請點選此處前往此篇文獻回顧之最新英文版本。

全球罹患失智症和其他認知功能障礙者逐漸增加。失智症的早期診斷是受到建議的,但治療失憶症的專家如何評估病人或最佳診斷方法並沒有達到共識。1項潛在的策略為訪談診斷對象的朋友或家人以評估其功能或認知。有許多間接訪談的方法,但最普遍的方法為老年人認知功能減退知情者問卷(IQCODE)。我們搜尋了不同研究發表的資料庫內關於IQCODE準確性的失智症文獻,找到11篇對社區內個體戶進行IQCODE診斷準確性測試的研究。我們綜合那些研究發現而得出摘要結果,並比較兩種IQCODE問卷格式,發現問題較少的簡短格式問卷與原始的較長問卷有一樣的準確度。IQCODE的整體準確度是合理的雖然並不完美,如果僅使用IQCODE評估大量的老年人族群,會把許多沒有病的人標示成失智症患者,也會遺漏大量比例的可確診病患。

作者結論: 

已發表的資料顯示,若想讓居住於社區中的老年人使用IQCODE,則含16個項目的IQCODE可能較傳統測驗更為合適,因為進行測驗的負擔較小,而且2個版本的正確性並無顯著差異。雖然IQCODE測驗的正確性,落在很多人認為「合理」的範圍內,但在社區或族群的環境下,僅僅使用IQCODE可能會導致嚴重的誤診和錯誤的保證 (false reassurance)。本次文獻回顧所納入的試驗,存在具異質性、潛在偏差和不盡理想的通報品質等問題。

閱讀完整摘要
背景: 

目前有各種工具可初步診斷可能的失智症 (dementia),至於哪一種評估方法最理想,則尚未達成共識。使用間接消息來源的工具,對評估隨時間產生的認知功能變化可能特別有用,老年人認知功能減退知情者問卷 (Informant Questionnaire on Cognitive Decline in the Elderly , IQCODE) 是最常使用的知情者失智症評估。

整合現有的IQCODE正確性相關資料,可協助知情者認知評估策略在臨床實務、研究和政策上的應用。

目的: 

本次文獻回顧的主要目標為判斷知情者問卷IQCODE的診斷正確性,探究IQCODE是否能為不曾接受過認知評估且居住於社區的成年人,偵測所有原因 (未區分) 引起的失智症。我們試圖相對於失智症的臨床診斷 (參考標準),描述IQCODE (指標測驗) 的正確性。

本次文獻回顧的次要目標為描述異質性對簡易估計 (summary estimate) 的影響。我們特別關注傳統的26項量表和16項簡式量表的比較,同時也著重瞭解施測用語。我們探討採用不同的IQCODE閾值分數,來定義「測驗陽性」(test positivity) 所造成的影響。

搜尋策略: 

我們於2013年1月28日搜尋下列資料來源:ALOIS (考科藍癡呆與認知促進群組,Cochrane Dementia and Cognitive Improvement Group)、MEDLINE (OvidSP)、EMBASE (OvidSP)、PsycINFO (OvidSP)、BIOSIS Previews (ISI Web of Knowledge)、研討會會議記錄科學網站 ( Web of Science with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SI Web of Knowledge)、 LILACS (BIREME)。我們也搜尋相關或專門針對診斷性測驗正確性的資料來源:MEDION (馬斯垂克和魯汶大學);DARE (約克大學);ARIF (伯明罕大學)。我們根據MeSH名詞和其他控制詞彙,採用靈敏的搜尋名詞。

選擇標準: 

本次文獻回顧搜尋的試驗在社區環境執行,並使用 (未必單只使用) IQCODE評估受試者是否罹患失智症,若受試者確診罹患失智症,則比較IQCODE評估與臨床評估結果。我們之所以將搜尋限制於「社區」環境,是希望能納入那些最接近族群特性 (population level) 的評估試驗。在事先預定的社區納入條件內,有些相關論文雖然滿足受試者在社區居住的定義,但卻侷限於特定族群,例如中風倖存者。我們雖將這些試驗納入,但仍進行敏感度分析,以評估此種較不具代表性的族群,對簡易篩檢結果的影響。

資料收集與分析: 

本次文獻回顧篩選所有自電子資料庫搜尋產生的試驗標題,並檢視所有可能納入試驗的摘要。由2位獨立評估者負責評估整篇論文,確認其是否符合納入資格,並進行資料萃取。我們採用QUADAS 2工具進行品質評估 (偏差風險和適用性),並納入關於IQCODE的測驗正確性資料 (採事先預定的診斷閾值)。取得適當資料後再將進行後設分析 (meta-analysis),計算敏感度 (sensitivity) 和特異度 (specificity) 的概要值,並報告相對應的95%信賴區間 (CI)。我們事先規劃分析,描述IQCODE格式 (傳統或簡式) 和施測語言的影響。

主要結果: 

在16,144篇引用文獻中,有71篇論文述及IQCODE測驗的正確性。我們納入10篇論文 (11個獨立資料組),呈現2644名受測者 (有379人 [14%] 為失智症患者) 的資料。採用臨床實務常用的IQCODE截止點 (cut-off) (3.3, 3.4, 3.5, 3.6),各試驗的IQCODE失智症診斷敏感度和特異度,通常皆超過75%。

若採取3.3的IQCODE閾值 (或可取得的最接近值),則敏感度為0.80 (95% CI為0.75至0.85);特異度為0.84 (95% CI為0.78至0.90);陽性相似比 (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 為5.2 (95% CI為3.7至7.5),陰性相似比 (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 為0.23 (95% CI為0.19至0.29)。

比較性分析顯示,採用16篇或26篇版本,對IQCODE測驗的正確性並無顯著影響,施測語言也不影響測驗的正確性。至於各個事先預定的診斷截止點,其敏感度只有些微差異。

納入試驗的異質性相當高。敏感度並未納入這些試驗中可能不具代表性的族群,綜合資料估計只有委小的差異。

大部分納入的論文可能都具有偏差,尤其是受試者篩選和抽樣。通報品質也不盡理想,尤其是評估時機,以及可再現性 (reproducibility) 和觀察者間變異性的描述符號 (descriptor)。

翻譯紀錄: 

翻譯者:臺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
本翻譯計畫由衛生福利部補助經費,臺北醫學大學實證醫學研究中心、台灣實證醫學學會及東亞考科藍聯盟(EACA)統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