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抗血小板治疗

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大脑和颅骨之间的一个小间隙,内有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出血引起的一种卒中。出血的原因通常都是这些血管上的动脉瘤破裂所致。SAH患者的预后很差: 50%的患者在出血后的一个月内死亡,而50%存活的患者日常生活(如散步、穿衣、洗澡等)不能自理。继发性脑缺血(SAH的一种并发症)是造成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发生在出血后的4∼10天内。引起继发性脑缺血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除脑血管痉挛外,有证据显示血小板聚集也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已开展了多项抗血小板药物的试验研究。本系统评价纳入7个试验(n=1385),评价了抗血小板药物对SAH的效果。我们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组的不良预后、继发性缺血等情况均有所减少,但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此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轻微增加出血风险。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不宜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SAH。

作者结论: 

本系统评价发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改善预后的可能性,其机理可能是药物减少了继发性脑缺血的发生。然而,由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另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性并发症。基于现有的证据,不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继发性脑缺血或改善不良预后。

阅读摘要全文……
研究背景: 

动脉瘤性SAH(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继发性脑缺血是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除血管痉挛外, 血小板聚集也可能是继发性缺血的致病机理。实验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预防继发性脑缺血的发生。

研究目的: 

明确抗血小板药物能否改善动脉瘤性SAH患者的预后。

检索策略: 

我们检索了Cochrane Stroke Group Trials Register (截至2006年8月),MEDLINE(1966年–2006年8月)和EMBASE(1980年–2006年8月)等数据库,并追溯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所有评价抗血小板药物用于动脉瘤性SAH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

资料收集与分析: 

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数据和评价文献质量。针对不良预后、病例死亡、继发性脑缺血、出血性颅内并发症和动脉瘤再出血等指标,根据意向性分析原则,计算其RR(相对危险度)。若原始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最坏情况分析。

主要结果: 

共纳入7个RCT(n=1385),其中4个试验质量较高。结果显示,任何抗血小板药物都可减少不良预后(RR=0.79,95%CI: 0.62~1.01)和继发性脑缺血(RR=0.79,95%CI: 0.56~1.22)的发生,但均增加颅内出血并发症(RR=1.36,95%CI: 0.59~3.12)的发生,但这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患者死亡(RR=1.01,95%CI: 0.74~1.37)和动脉瘤再出血(RR=0.98,95%CI: 0.78~1.38)无影响。对于不同的抗血小板药物,只有ticlopidine(噻氯匹啶)减少不良预后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RR=0.37,95%CI: 0.14~0.98),但该结果仅源于一个小样本的RCT。

Tools
Information